新闻动态

您的位置:永嘉创鑫喷涂 >> 新闻动态 >> 分析采用喷焊工艺后产品出现裂纹现象的原因

分析采用喷焊工艺后产品出现裂纹现象的原因

发布时间:13-08-08 关注次数:

  喷焊是对经预热的自溶性合金粉末涂层再加热至1000~1300℃,使颗粒熔化,造渣上浮到涂层表面,生成的硼化物和硅化物弥散在涂层中,使颗粒间和基体表面达到良好结合。喷焊的工艺程序基本与喷涂相同,所不同者在喷粉工序中增加了重熔程序。喷焊有一步喷焊法和二步喷焊法。施工前应注意:
①工件表面有渗碳层或氮化层,在预处理时必须清除;
②工件的预热温度为一般碳钢200~300℃,耐热奥氏体钢350~400℃。预热火焰用中性或弱碳焰。此外,喷涂层重熔后,厚度减小25%左右,喷熔后在热态测量时,应将此量考虑在内。

喷焊


  传统的喷焊、电弧焊工艺分析:焊补后易产生裂纹,工件易受热变形,容易出现二次气孔,焊补处金属颜色与母材差异大是其共同的特点,这也是传统焊补工艺不能彻底解决机床导轨缺陷修复的根本原因。传统焊补工艺不适用于可见加工面的修复,适用于非加工面或不可见加工面的修复。部分焊补材料价格较高,焊补质量不容易稳定,要求操作者技术、经验丰富。使用冷焊机修复后,再将焊补处进行打磨、抛光,焊补处未见明显分界线、过渡区域微小、焊补点附近未见碳化物析出、焊补处金属组织致密,未见裂纹的产生。工件温度保持在20-85摄氏度左右,焊补点金属颜色与母材相同,补材为同材质的焊补点与母材致密度相同,相组织分析为无裂纹、周边金相组织未改变、无内应力,未出现硬化、软化现象。